新车磨合7个关键点,你知道吗
磨合期,我们要依照车辆说明书上的建议,达到新车磨合期一般都是2500至3500公里之间,磨合期内车转速大致控制在2500转左右。这是保证所有机件的充分接触、摩擦、适应定型的基本公里数。汽车首保,要注意车辆的检查保养,更换机油、机油滤等,并全面检查底盘系统。
1)前500公里是初期磨合,速度不宜过快,一般在70-80公里以下,转速不要超过2500转比较好。
2)500-1000公里是中期磨合,最高速度可已适当提高些,一般可以达到90-100公里,转速3000转以下就行。适当提提速不会影响发动机,反而可以促进磨合,而且可以尝试再提速时有没有异常。
3)1000-1500公里为后期磨合,速度可以提至120公里以下。磨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必须逐步加速。转速不要超过3000转即可。
新车在磨合期阶段经常满载运行,则属于负荷过重,会导致发动机及变速箱的负荷增大。因此在前500公里内尽量减少负载,3000公里的磨合期内也不要超过最大负载的50%,磨合期过后再逐渐增加负载。还有就是制动系统没有充分磨合,制动效果不是最佳,也需要减轻负载。至于自动挡车型,路况好时则需要驾驶员持续加速,同时留意配合发动机转速,尽量不要急踩油门急加速。
有人会问:现在的发动机技术比以前先进,还有必要这么讲究热车吗?当然有必要。这实际是给发动机一个充分润滑的时间,由于启动后润滑油不能马上到达摩擦表面,所以要等到润滑油已到达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件(尤其是涡轮增压车型),才能起步。
充分润滑的时间也会由于气温、润滑油粘度、机油滤清器的透过性的影响而不同,所以为确保润滑到位,至少要一分钟以上。起步时应轻踩慢抬离合器和加速踏板,并选择良好的路面行驶。
紧急制动不但会使磨合中的制动系统受到冲击,而且还会加大车辆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。
在磨合期内,发动机正处于“自身打磨”的关键阶段,其部件运作时所产生的微小金属屑会混入机油,如不及时更换机油,将会加重发动机的磨损。切勿在机油中添加任何所谓的“抗磨添加剂”,否则得不偿失,因为这个时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”打磨“而不是“抗磨”。
不少车主都有一个认识误区,以为新车的“拉高速”就是开快车,然后就把新车开到高速公路上一通疯跑。在磨合期,如今车内的发动机长时间连续高负荷工作,很容易造成机件磨损加剧,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,对于新车的发动机来说就是高负荷运作。
上一篇:新手如何提高开车技术
相关内容:模式制度驾照科目增加